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第3部 社會的習慣 第8章 蒙哥馬利公車抵制事件:社會運動如何發生?

【摘要】
本篇僅1章,談「社會習慣與社會運動」。
當友誼的強連結和同壓力的連結相融合,它們就能夠創造出驚人的能量。這時候,大範圍的社會變革就發生了。
而今天透過FB和Line等社群軟體,更容易構建強連結和弱連結,如果政府相關部門在處理一些投訴和惡性事件時把握不好標準和尺度,後果就可想而知。基於這些考慮,是從社會運動與從政者值得一讀的一章。
6月,台灣談「第3方支付」,2個多月期間,幾乎是所有的報章媒體捧著錯誤的劇本,枉顧事實連番播送。
這件事我一直是梗梗於懷,且心有餘悸。作為趨勢觀察者,這不再是偶發事件,而是台灣未來發展重大的警訊...
1.媒體被操作
2.沉默螺旋,中道勢微
3.網路本多頭角猙嶸之輩,易流於理盲滥情。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第3 社會的習慣 8 蒙哥馬利公車抵制事件:社會運動如何發生?

【蒙哥馬利公車事件】
1955年,美國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該城大部分的黑人「沒有明顯抗議」就接受了種族隔離。他們不但順從種族隔離,而且還接受隨之而來的欺負與屈辱。
121()42歲非裔美國女性帕克斯坐在緊接在白人區後面的中間排位子(所有種族的人都可以坐那排位置)。司機看到有白人站著,大聲要帕克斯那區的黑人讓座,但沒人移動。司機下車找來2名警察逮捕了帕克斯。
接下來1年,蒙哥馬利的黑人居民站起來抵制該市公車,直到公共交通工具的種族隔離法令被廢止為止。
195665日,聯邦怯官小組判決蒙哥馬利的公車種族隔離法違憲。市政府向美國最高法院提起上訴。1217日,在帕克斯被補超過1年後,最高怯院駁回最終上訴。3天後,市政府官員收到命令:公車必須取消種族隔離。
帕克斯後來成為英雄,榮獲總統自由勳章。她清楚讓眾人看到,一個單一抵抗行動就能改變這個世界。路德‧金恩博士也在此運動中展露頭角。

◎帕克斯的遭遇讓我們看到社會習慣(幾十、幾百、幾千人在未經思考的情況下出現的行為)的力量。
社會習慣讓街上擠滿抗議群眾,他們可能彼此不認識,可能是為了不同理由上街,但他們全都朝同一方向前進。有些倡議最後能變成改變世界的運動,有些卻失敗。

◎社會習慣能有如此影響力,原因就在於許多運動,本質上可分為3階段:
1. 社會運動會「出現」,是因為友誼的社會習慣以及親近友人間的「強連結」。
2. 社會運動會「擴大」,是因為社群習慣以及把鄰居、親族綁在一起的「弱連結」。
3. 社會運動能「持久」,是因為運動領袖給參與者新的習慣,讓他們擁有新的身分認同,以及認為自己是一分子的參與感。
通常社會運動只有在走過這3階段後才能自我推進,達到維持核分裂的臨界質量。
◎帕克斯一入獄,友誼的力量馬上展現出來。
帕克斯在社區裡備受尊重,而且關係深厚,所以她被捕的時候,觸發了一連串的社會習慣「友誼的習慣」,而這些習慣又引發最初的抗議行動。黑人朋友呼籲星期一不要搭公車,一起抗議這起逮捕與審訊事件。
帕克斯的朋友聽說她被捕、大家發起抵制運動(友誼的社會習慣冒了出來),人類的天性讓我們想要幫助我們敬重的人。

社群的社會習慣(朋友的期待以及熟人的同儕壓力)迫使其他人一定得參加。
蒙哥馬利公車罷乘運動能變成普及社會的行動,是因為帕克斯的友人開始散布消息的時候,凝聚黑人社區的義務感馬上發揮作用。就連不太知道帕克斯是誰的人,也因為社交同儕壓力的緣故決定參加活動。
同儕壓力是一種被稱為「弱連結力量」的影響力,懹人很難拒絕加入。那就是為什麼社會運動中,社會習慣的第2個面向那麼重要。
社群間有一股義務感(也就是弱連結的社會習慣),社群感受到站在一起的壓力,大家擔心不參加的話,自己首先就不會是別人想要交的朋友。

◎金恩牧師會把領導抗爭的責任,從自己手上交給其他追隨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靠著教給他們新習慣。金恩牧師即將啟動群眾運動公式的第3部分,杯葛行動將成為一股自我,永續推動的力量。

◎接下來的幾年,隨著運動的擴展,出現好幾波殺戮、攻擊、逮捕、毆打事件但抗議者沒有還手、撤退或是利用蒙哥馬利成為社運標竿前的策略,而是簡單堅守立場,告訴白人自警團只要他們停止仇恨,他們已經準備好原諒他們。
 
【華理克牧師】
◎華牧師5年前,開始想在不上教堂的人之中建立會眾。30年過後的今天,馬鞍峰教會成為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型教會。
◎宗教需要行銷。
◎華牧師的核心思想在於重視社會習慣的力量。
要讓人們為自己的心靈成長負責的唯一辦法,教導他們信仰的習慣
華牧師的策略是教導創建教堂的人士,提供禮拜的場所時必須讓會眾能夠見到自己的朋友,聽見他們已經聽過的音樂,並且以自己能夠理解的譬喻來體會聖經教訓。
一旦人們有了信仰的習慣後,他們就會自動自發。人們會追尋基督不是因為你領他捫到那裡,而是因為他們生性就追尋基督。

◎最重要的是牧師必須讓人們「成群」信仰宗教,而不是個人。如此一來,社群的社會習慣將可鼓勵宗教參與,而不是反倒把人們拉走。

◎馬鞍峰的課程手冊說:「如果你想擁有基督般的品格,那麼你只需要養成基督的習慣。我們全都只是一堆習慣組成的產物…我們的目標是幫助你以好的習慣取代壞的習慣,協助你變得更像基督。」
華牧師詢問大家在別人的客廳裡討論些什麼的時候,他發現他們會談論聖經與一起祈禱10分鐘,然後剩下的時間都在討論孩子或八卦。然而,華牧師的目標不只是幫助人們交新朋友,而是要建立信仰的社群,鼓勵人們接受基督的教訓,讓信仰成為他們生活的重心。

每位馬鞍峰的成員都必須簽署一張「委身成長卡」,承諾自己會遵守3項習慣:
1. 每日安靜沉思與祈禱、
2. 捐出1/10的收入、
3. 加入小組。給每個人新習慣成為教會的目標。

華牧師:「我們一旦開始那麼做,心靈成長的責任就不在我身上,而在於你自己。我們已經交給你方法。我們不引導你,因為你會引導自己。這些習慣變成新的自我認同,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只需從旁協助,讓你自己來。」

 結論
◎從某個角度來說,華牧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複製了推動蒙哥馬利公車罷乘運動的組織,雖然他是倒過來做。
罷乘運動從認識帕克斯的人開始,然後當社群的弱連結迫使大家參與的時候,成為一個大規模的抗議行動。
馬鞍峰教會則是整個倒過來。人們想要參加是因為社群感以及會眾提供的弱連結。一旦他們加入後會被分成鄰居組成的小組。這種小組可以說就像是培育親密連結的培養皿讓人們的信仰成為社會經驗與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社會運動的開頭是「友誼的習慣」,然後又演變成「社群的習慣」,然後由新習慣支撐著社群的習慣,改變每位參與者的自我認知。
最能確保自我持續的方式,就是給人們新習慣,幫助他們自己找出要往哪裡走
這是社會習慣能夠驅動運動的第3個面向:一個概念如果要遍及社群以外的地方,就必須能夠自我持續。


【相關文章】
嘴皮子的財經悅讀室: 「第3方支付」一個用「公益」包裝的偽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讚」一下給予鼓勵,「分享」一下改變世界,給個建議 更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