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2014我讀論語的新體驗(4/5)


《論語》章句歸類
行學統合
《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3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
《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述而》子曰:「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2014我讀論語的新體驗(3/5)



《論語》章句歸類
學思並用
思與學相輔相成,不可偏取其一。孔子認為大道不是無中生有額外創造出來的,它大而無外,小而無內,身邊一花一木無不是道。所以學習中若能仔細思維,道便在其中了。
擇善而從多聞闕疑叩其兩端舉一反三切問近思存而不論
《論語述而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客觀)
《論語陽貨》「道聽塗說,德之棄也。」(客觀)
《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客觀)
《論語子路》「君子與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客觀)
《論語衛靈公》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客觀)
《論語憲問》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客觀)
《論語·子罕》治學4原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客觀)

《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子罕》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論語公冶長》子貢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014我讀論語的新體驗(2/5)

《論語》章句歸類
廣取博收不恥下問 多聞多見
《論語顏淵》「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博學)
《論語公冶長》子曰:「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博學)
《論語泰伯》曾子說:「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博學)
《論語述而》子曰:「3人行必有我師焉。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學)
《論語述而》子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博學)
《論語子罕》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博學)
《論語子張》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博學)
《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博學)
《論語子張》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博學)
【說明】韓愈《師說》:「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荀子·大略》「多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君子不與。(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