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6/8)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6/8)
17世紀,培根將「知識」定義為建立於事實之上的理論;21世紀,網際網路正以相同的幅度重新定義科學知識。網路化的科學巨大到無法讓人知曉全貌、永遠針鋒相對,而且沒有定論,如此反而更接近科學家看待科學的方式
在這個新的連結大混亂裡,最仰賴真實情況的學科究竟要怎麼運作呢?
7章 太多科學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科學)
◎科學方法讓我們可以透過有良好對照、可以重複的實驗,區隔出特定效果背後的因素,進而驗證各種假說。不過,科學放在現實世界裡,常只因為某一項實驗有了出乎意料的結果,有些群眾至今一定會每天多喝一杯咖啡,數千名嬰兒在長大的過程一定聽了新世紀版本莫札特,我們的文化太常用這種方式來吸收科學知識。(P.183)
◎當培根認為與世界有關的知識,必須建立在與世界有關、經過仔細驗證的事實之上時,他其實是將「知識」重新定義為建立於事實之上的理論。網際網路的時代,正以相同的幅度重新定義科學知識。從這本書目前為止所討論的事情中,我們應該可以假設科學知識開始具備新的媒介所擁有的特性,使得科學知識變得跟它所屬的網路一樣:
1,龐大;
2不再那麼階級化(更扁平)
3更加持續公開;
4較少經由中央過濾(開放的過瀘器)
5更能容納差異
6超連結化(P.184)


1,大 到沒辦法再用理論
◎傳統科學的目的是要建構出理論,讓這些理論不僅建立在事實之上,還能解釋這些事實。而以資料庫為基礎的新型態科學裡,整個模型沒辦法縮減為一個算式,…
1)刪掉東西的經濟學已經變了。美國政府Data.gov成立時,網站的管理人員沒有先仔細檢查所有資料,就直接讓這些資料上線。他們所做的,只是把所有的資料丟到網站上而已。如果管理人員非要審閱資料,把所有不可靠或他們認為沒價值的東西丟掉不可,那麼Data.gov就會變成讓每個政府團隊不斷踢皮球,永遠都不可能完工的計畫了。
2)分享的經濟學已經變了。
本來不值得收藏的資料,現在具有新的潛在價值,因為其他人可以找到和分享這些資料。
3)電腦的聰明度已經大幅躍進。
2不再那麼階級化(更扁平)
網際網路並沒有讓世界不再需要經過認證的專業科學家,也沒有完全消除專家和業餘人士之間的界線。不過,它讓這個界線變得模糊了:有愈來愈多人提供資料,有更多捉摸不定的關係,也有更多糾纏不清的關係,讓社群跟正式組織糾結在一起。業餘科學家和專業科學家之間,本來有一道經由認證的過程定義、維持住的斷層;現在,網際網路處處伸出觸手,試圖找到跨越這道鴻溝的方式。(P.194)業餘人上可以用群眾外包的方式處理大量資料,可以貢獻電腦閒置時間,可以利用大腦的特性,但也可以用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參與科學計畫。(P.197)
3,持續公開
大部分會出版的內容,是在所有的東西都做完並整理過之後才出版,比資訊寫進筆記本的時間還要晚上好幾年。」有了開放筆記本之後,科學不再受限於傳統出版形式假定的狀況(P.205)…個別的科學家也許會因為失去權威的象徵而厭到不悅,不過毫無疑問的是,科學整體一定會更好。(P.207)
4,開放的過瀘器
免費線上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絕大多數的論文都會送給2位或2位以上的學者進行審查,這些審查委員會再把回應寄給原作者。「我們只用審查的方式來決定論文該不該成為科學文獻。我們不用這種方式來評斷它有多重要。」(P.207)
但在一些非常注重時效的領域裡,這個過程常常會縮短,文章幾分鐘之內就會刊登出來,讓資訊可以趕上疾病流傳的速度。(P.208)拜開放存取運動之賜,任何有網際網路連線的人都能讀取。傳統以獲利為導向的出版社,讓科學知識像是上了鎖一樣,而開放存取運動的提倡者不斷試圖要打破這道鎖。出版社可以決定哪些東西要出版,又以訂閱費用(常常高達每年1萬美金以上)限制讀者存取那些通過他們過濾的內容,更抓著科學論文的著作權不放,因而限制這些論文的流傳和再利用。開放存取出版讓窄門變得寬上許多,這也表示我們需要有更好的方法來找出自己所需,以及評斷這些內容的價值。目前已經有相當進步的工具出現,讓人可以用社群的方式過濾內容,並用電腦發現和排序這些內容。(P.209)
5,不一樣的科學(更能容納差異)
◎一個主張之所以會屬於科學的範疇不是因為我們知道它是真的而是因為有某個可能的方法讓我們證明它是假的。(P.211)
長久以來,大家都公認跨領域合作可以有效處理複雜的問題。(P.213)科學家之間若意見不合,可能不是因為實驗結果不一樣,而是因為典範轉移野心交鋒,或是論述差異所致。如今,科學正在網路之中推進,但這個網路本身就充斥各種差異和不合的見。那麼,科學要如何應付網路化之後顯露出來的歧見呢?2種答案有個很重要的共通點:網路化的科學正在學習如何與差異共存,而不是一味認為差異可以完全排除掉。(P.212)
◎科學家之間存有某些差異,當然有所助益。對於這種關於特定細節的爭論,科學界依然採用長久以來的程序:實驗方法公開辯論權威機構(P.214)
◎新媒介結合了資訊、通訊和社交,使得我們幾乎無法把3個軸線分開來。(P.219)
◎科學其實從來都沒有獨立在它所處的文化、社會和政治脈絡之外。(P.219)
6,超連結的科學
◎如果電子媒體對智能有害那麼科學的品質應該一落千丈才對。但是各種發現產生的速度就像蒼蠅繁殖一樣、進步的速度也讓人暈眩。其他與思想有關的活動,像是哲學、歷史和文化評論,也一樣蓬勃發展。(P.220)
◎網路化的科學巨大無比、永遠針鋒相對、務實、用名稱空間協調差異,而且永遠不定。換句話說,網路化的科學比較像是科學家看待科學的方式,而不是媒體看待科學的方式。(P.227)

【相關閱讀】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3/8)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4/8)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5/8)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7/8)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8/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讚」一下給予鼓勵,「分享」一下改變世界,給個建議 更謝謝你...